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贴第七弹】两门专业课均为120+,历时3年10个月终于圆梦北大MJC

Miss MJC微信ID:miss_mjc


考研目标院校: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MJC

目标完成情况:已完成

初试成绩: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125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21

考研这件事,现在在我手机的倒计时APP中已被列为过去事件。此刻的我,已经被北大拟录取,正在焦急地等待着通知书寄到我手中。之所以今天决定写点什么,是因为前几天微博上跳出来的一个对话框,是个不认识的学妹,说想要考北大MJC研究生,看到我之前发过相关的东西,想问问我关于备考2016年北大MJC的事情。

我的考研路,其实是从2011年5月17日的00:00开始的。那一年我参加北京市统一高考,5月16日是正式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12点网络关闭后,我知道,我的北大本科梦碎了,而我的北大研究生梦,才刚刚开始。

记得高中毕业典礼上,班主任冲着大家喊:你们都要上北京大学!大家齐齐的回道:好的!我们都要上北京的大学!

然而于我而言,北大,是孩提时代看到的“电视上的那个漂亮学校”“以后要上的大学”;是2002年第一次来北京看到的那个大学;是高一期末考试写作文的时候提了一句却引得哄堂大笑的,那个大学。所以,它一定就得是北京大学,不能在其中加个“的”字。就像北大那部微电影的名字:《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我记住了那些笑,后来迷茫的时候,也会拿出来嘲笑自己。

(下文中前三段前奏是我的心路历程,干货在后面,不喜可以直接跳过)


前奏之一:2011.10~2013.06

专业课在500分的考研大战中占300分。五分之三。作为一个跨专业的门外汉,我拿什么和系统的学了四年的本专业的小伙伴竞争呢?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了一排一排的印着“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字样”的书,顿时觉得……无从下手。没有计划,没有阶段性目标,空有一腔热血要啃完这几层书架上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也恰巧是在这个时候,我加入了三个社团:一个杂志社,一个电视台,还有学生会宣传部。一来二去,又当记者写稿,又做编剧拍微电影,就慢慢翻看了新闻写作,摄影摄像构图之类的实际操作的书,并且有了一些实践。

前奏之二:2013.09~2013.12

大二的时候我陆续读了北大新传学院许静老师的《传播学概论》、清华大学的李彬教授的《传播学引论》等等。但那时候由于对理论方面的书并未太对接触,所以理解尚浅。不过我在presentation和paper中用了许多传播学理论,比如刻板印象,拟态环境,传播效果研究中的包括议程设置,涵化分析等等,算是我对自己这一阶段新闻传播学学习的运用和总结。

其实我在初读传播学时经常苦恼的问题:学理论拿来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直到我后来跟着胡师姐,听她仔细地讲了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概论》以及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的时候才有了答案,这个我们后面再谈。

前奏之三:2014.01~2014.04

真到了大三下学期要开学了,今后的路怎么走这个问题真切的摆在了我面前。考研这条路,不好走,谁都知道。以我之前十几年的学习情况来看,北大这个目标显得有些高不可攀。

这时候就会有各种声音萦绕在我耳边,汇成一句话就是:何苦非要上北大呢?所以,我记得当我面对究竟要是出国,考研还是直接工作这件事的那天晚上,我哭了。

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说要上北大时的天真;想起第一次踏入燕园时的激动;想起高一时被嘲笑的梦想;想起20岁生日那天想进却没进去的北大校园,和保安大叔的那句:对不起,本校的学生证才能进。

北大,是我想要倔强一次的梦想。

基于此上,我重新开始搜索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这时候,我搜到了一份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MJC)的复试名单,于是开始在人人里一个又一个的搜那些名字,碰运气。每一个好友申请都说明来意:“学长/学姐,您好,我是XXX,我想要报考明年的北大新传专硕,我搜索考研资料的时候看到您的名字,不知您是否是在读的前辈?可否请教您一些关于考研的问题~多谢您的帮助!”我前后发了近三十条好友申请,然后关上电脑睡了。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收到回复,只是大部分只是接受了好友申请,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到中午的时候,终于有一位学姐回复了我的问题,学姐非常热心的跟我说了许多,然后我们约定,等她开学回到北京,燕园见。

那是我考研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天,也算是正式的起点。2014年2月18日,距离考研还有320天。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在燕园里的咖啡馆——泊星地见面了。我坐在最里面的角落,周围全是留学生在聊天,也倒是好认。学姐先给我讲了她的考研故事,然后给我了一张她的书单,学姐说我之前看的基本都是传播,MJC是兼具新闻和传播的,新闻方面也要看书。还有研究方法这方面要看书做一了解,还要看看论文。

我买好书,回到学校,摒弃一切杂念,早早在图书馆占了个考研座,拿出北大的练习本和印着北大校徽的书签,正式开启了学霸模式——把目标放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懈怠。自此我就步伐坚定的正式开启了考研征程。

开学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最惬意的就是背着电脑到花园晒着太阳写写评论。没有周末没有假期,还是一晃就到了5月。

干货之一:2014年5月~11月

大三下学期实在太忙,跨专业又本来就有难度。在专业课加本专业的狂轰滥炸下,我最终还是决定找老师带我。这时我想起了之前给我书单的学姐,就向她咨询,于是她向我推荐了她的好朋友、MJC考研一姐——胡师姐,没错,就是这位师姐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

赶在五一假期的时候跑我回北京,约了胡师姐座谈。

2个小时里,胡师姐口若悬河地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专业课备考的大计划,推翻了我的看书模式,重新划清重点书目和备考方向,又摆出了更加清晰的考试框架,写了满满两张A4纸的宏伟计划。划分了:

四大板块:传播学板块,新闻学板块,研究方法板块,操作题板块(主要是时事新闻评论和采访策划设计);

三大题型:简答,论述,操作题;

几大复习资料:课本(后面会详细讲),学术期刊(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与写作等等),新闻杂志,时评网站,新闻APP,以及北大新传学院老师们的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平台和论文。应试方面的,就是《圣才———新闻与传播学考研真题与笔记》(每年有新版)。答题经典是传播学小王子的《新闻传播学核心热点专题80讲》(之前是每年有新版,不过据说以后不更新了,看来以后看热点分析还是得依靠“MJC备考指南”了。)

要培养的习惯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热情和多角度分析,运用学到的理论拨开外表看本质,对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对学界新词的熟悉理解和快速反应。那时候我刚刚看了一片关于微博的论文,学到了“碎片化”这个词。所以师姐提到碎片化的时候我显得有些自满:“我都知道!”,然而随即她又提出了一系列名词比如媒介融合,媒介审判,权力寻租,大数据,数据新闻等等,我就摸不着头脑了,立刻认识到自己还有庞大的数据库要搭建,太多的东西要学要记。

回学校开始,我开始了正式的系统啃书,系统的记笔记。我习惯用16开的活页本,纸张拆装方便,易于整理笔记。之前看书的时候也记过一些所读书中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我把它们整理到一起备用。从新闻学开始,用《新闻学概论》搭起学科框架,定义,价值,各种特性,要求,道德伦理,发展历史等等,这本教材都按章节划分的很清晰,虽然读起来会稍有枯燥,但却属于基础必备的“砖块”,有了它,才能建起高楼大厦。我的笔记每页会折出大概四分之一的空处,在主体的笔记之外,如果联想到以前看过的相关理论,会在旁边简要标注出处和要点;也有时候会联系到近期看的新闻,若有符合理论的,也记下来,并简要分析。这样的好处有二:一是把搭起来的框架慢慢丰满充实,同时培养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时可以更全面深刻。二是可以及时的把理论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记得比较扎实,也用的比较灵活。

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语言风趣思维灵活,举例也比较生动。但不太利于考试的一点就是,书中的“十讲”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框架结构”,所以开始可能会摸不清脉络。这时候就需要前面搭建起的框架笔记来帮忙了。这本书里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讲的很细致,可以补充到框架里的相关部分,空白处不够时可以加页补充。书里的实例稍有“过时”,建议根据当下具体事件自己总结一些例子备用。

除了这两本“规定动作”外,我还读了别的几本,仅供参考:《新闻学》(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所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读就读的经典。这本半文言半百话的书读起来也算有一点点挑战,但看了就知道,其中说的一些现象当下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实在令人感叹,原来历史早已为现在甚至未来都埋下了伏笔。还有一本是童兵老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讲的是中外新闻事业的异同,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看一看了解便可。

传播学的“规定动作”是著名的“郭书”也就是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类似于前面的《新闻学概论》也属于搭框架的一本书。传播学的分块比较清晰,根据拉斯韦尔的5w分成五大部分,后期整理的时候可根据5大分类做归纳。这一本书囊括所有传播学的类型,但讲的比较基础。

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基本上是专门研究大众传播学的书。这也是一本神奇的书,一定要在读完郭书之后再看。第一遍会非常痛苦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深入理解之后就会发现,这是一本越读越有趣的书,其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用来分析当下的传播现象,除了主干的大理论外,还有一些细节分支出来的相对较小的理论,却可以以小见大,让你通过它透析许多看似花哨的现象。读这本书就像背着箩筐摘水果,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果实新的收获,让你深刻理解所谓:温故而知新。所以强烈推荐带着耐心和毅力看完第一遍以后,再细细的能读几遍读几遍(起码3到5遍),尽可能多的整理出书中的理论,并结合实践做简要分析和运用。

我入门时读的是清华大学李彬老师的《传播学理论》,深入浅出。还有就是北大许静老师的《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比如“组织传播”,群体传播部分可以补充其他书欠缺的相关部分。前面还提到一本Raran S.J. 和Davis D.K.的《大众传播理论》,不再详谈。

评论方面两本书是马少华老师的《新闻评论教程》和中青报评论员曹林老师的《时评写作十讲》。我写评论是读教材之前就开始的,一直比较喜欢写东西,都是有了“情绪”就写一写。而像前面谈到的一样,2014年又是非常情绪化的一年,自然的也就写了一些关于当下热点的文章,是为时评。后来再读了教材,经过师姐的点评和分析,我主要是让自己的文字更加简洁一些,思想更加精炼一些,少一些情绪化的东西,多谢专业性表述。评论写作虽有应试之嫌,但我记得师姐说过一句话,她说拿来的评论,如果不是有“硬伤”,一般会让学生保持自己的风格。评论也可以有“模板套路”像高考作文一样填充素材即可。但想一想,你要冲击的毕竟是北大,模板是不是不太符合北大的气质呢?时评考察的还是对事件的分析和理论的运用,也就是说考的是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这要靠平时的积累和不断地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建议在学理论的时候就随时运用起来,积累在笔记里。师姐还说过有一句:写评论的时候你可能会一下子有个想法,但暂且不要用这个想法,放在一边,看看还能不能有第二个想法,有了第二个想法,也在尝试一下想出第三个。这时候再动笔。因为你能想到的第一个别人也能想到,你能想到的第二个其他人也可能想得到,而第三个就比较新颖了。所以写评论第一步还是要多想,多思考,第二部才是动笔。行文过程中要尽量的简介干脆,对于情感的表达适可而止。过多的散文语言可能会显得不够专业。

期刊我是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的,更新的比较慢,但是阅览室的环境还不错,所以每次自习累了就会拿着小本子去期刊阅览室翻翻新闻那一栏的期刊,看看最近新闻传播学届的动态,老师的论文或是一些新鲜的点子和观点。结合近一段时间内学习的理论做一内化。

圣才考研笔记可以作为主线来补充完善第一遍的框架笔记,后面附有真题可供练笔,答案可以拿来和自己的答案对比,互相补充。还可以学习答题的格式,比如分小标题,层层分数字等等。

80讲是非常适应考试的书,用法可以是背模板背套路,也可以是看热点,结合自己积累的理论,实例笔记来自己思考,再对比看看自己想多了什么想少了什么。我一直使用后者,觉得效果还不错。

研究方法看起来比较辛苦,但其实内容并不很多,分类整理记忆就好。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和北大袁方老师的《社会研究法教程》。把握好基础的概念。

今年考了从来没有涉及到的广告方面的知识,我有些措手不及,最后的考试是用传播学的一些原理“套过去”的。不知道后面的考试是不是要向广告这方面靠拢一些了。

其他的书,比如《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在当下泛娱乐化时代依然十分犀利的剖析着“人们终将毁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这一观点。这样很能够激发思考的书,多看看无妨。我准备了一个小本,随身携带,看到经典的小段或名言都收集起来,并且不时翻看,对考试答题和言谈举止可大有裨益。

大四的下学期从九月开始,每两周一次的周末从西安回到北京找师姐上考研专业课,周一一大早再赶回学校上本专业课。读书馆占得座总被清书,就自己找地方去看书,宿舍楼下奶茶店,主楼教室,食堂空座,花园草地都去过。需要做笔记的时候,就踏踏实实去图书馆挤一张桌子出来。所以考研的小伙伴如果能占到坐一定要早早下手并且谨慎保护自己的考研座!

干货之三:12月

12月份是回家备考的一个月,离考研还有不到一个月。这一个月都在家附近的图书馆上自习。专业课方面,这一个月主要是翻看笔记和真题模拟相结合。翻看笔记,这时候的笔记应该算是相当丰满了,但我还是继续看了一些成篇的2013—2014年度热点事件的解读和各方观点,并且继续丰富笔记。这时候看的书是《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记录与透视—中国传媒热点事件访谈录》。看一些整理出版的完整文章要强于看微博或微信平台推送等相对“碎片化”的分析,这些用于把握动态自然是很好的,但碎片化内容容易局限思维,过于片面,不利于对事件的完整认知和思考。

此外,为了减少影响,我最后一个月关掉了常用的微信,注册了“考研号”只加了胡师姐和家人,关注考研平台和新闻传播学的一些推送,拿来填补等车和路上的一些时间。微博设好分组,习惯性的刷一刷关于考研,关于媒体,关于老师们的新观点等等。尝试去脱离对手机的依赖,也使我重新学会了脚踏实地去生活。

接下来就是12月27,28两天的考试,如梦似幻,我选择了燕园,我说,就让我赖在这儿别走了吧。28号考完试那天和伙伴一起去了北大旁边不远的万圣书园,我习惯性的找到并望着满满一架子的新闻传播学书籍,一年前的我还毫无头绪的不知道这架子上的这些书在说什么,而如今感受着手的酸痛却可以轻松道出很多书的作者内容和背景,专业名词可以在脑中自动解释并注有英文,再看见报纸第一反应不是报纸而是“一种纸媒”;看见微博的反应不是励志鸡汤而是“碎片化”;看到春晚摇一摇的时候眼前不是红包礼券而是Media Convergence(媒介融合)……原来我看到的纷繁表象都早已被总结归纳过了,而看到了本质,也就学会了冷思考。这便是我为什么要读理论的最好诠释了吧。

后续:小结

所以生活是一个圈,可能不是那么的圆,但因因果果,总会走回某个最初的起点。许多坚持都只因为不甘心,许多热情都只为心中执念,念念不忘,必有回音,对过去的感情也许并不适用,但对于梦想还是是的期待的。何况考研只是路上的一站,无论成功与否,收货更多的是在过程,这个过程里,每个努力着的人都酝酿着一次破茧而出,你越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就越能长出坚强的翅膀,而最后翩翩飞舞的你,也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一抹色彩。

附录:我备考期间的专业课书单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
《新闻学》徐宝璜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传播学:
《传播学引论》李彬、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传播学概论》许静、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时评写作十讲》曹林

综合: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2014)
《记录与透视中国传媒热点事件访谈录》常江 / 邓树明
应试书:

《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孙祥飞(传播学小王子)
学刊:
《新闻与写作》
《新闻与传播》陆地主编
《现代传播》
《国际新闻界》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大学》
期刊:
《中国新闻周刊》

《新周刊》

《南风窗》
报纸: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